new WOW().init();
如何加快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文化和旅游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如何抓好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如何推進非遺保護傳承……2018至2022年,3700余件十三屆全國人大一至五次會議代表建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一至五次會議委員提案,切切實實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廣泛關注。
民之所托,我必篤行。近5年來,文化和旅游部加強與代表委員的溝通聯系,積極采納建議提案,實現了與代表委員溝通率100%,建議提案辦結率100%,代表委員滿意度接近100%,獲得“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先進承辦單位”榮譽稱號,以建議提案辦理實效,回應了人民群眾對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期待。
建立工作機制,提高辦事效率
文化和旅游部將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納入整體工作部署。每年全國兩會結束后,部主要負責同志便迅速組織召開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會議,對建議提案辦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文化和旅游部建立了分管部領導掛帥、辦公廳組織協調審核把關、各司局負責溝通辦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辦理工作格局。研究制定了《文化和旅游部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規定》,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提升辦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為提升辦理效果,文化和旅游部在每年全國兩會前夕,都會向代表委員們提供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參考材料,助力提出高質量建議提案。文化和旅游部還采取“五步走”,即安排業務骨干力量駐會,加強源頭把關,確保承辦的建議提案貼近部門職能;研發建議提案辦理系統,迅速在線分辦;組織開展培訓,提高承辦人員業務水平;建立工作群,加強與代表委員溝通聯系,及時通報辦理情況;開展調研座談活動,邀請代表委員開展20余次實地調研,深入推進辦理工作。
此外,對于涉及多個司局業務的疑難提案,文化和旅游部按照“職能貼近、既往分工、平衡工作量”原則,逐件明確承辦司局和協辦司局,基本解決了“分辦難”問題,提高了工作效能。
對于答復函內容,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對答非所問、文不對題、篇幅過短或冗長的主辦件答復函,退回承辦司局修改后重審,督促各司局提高答復質量”。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每年年底,文化和旅游部都會對當年建議提案辦理答復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及主辦件優秀答復函予以通報表揚,營造了“比趕超”的工作氛圍。
“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以來,我處共接到建議提案近150件,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鄉村旅游和創意產品指導處處長張曉莉介紹,工作人員通過電話、郵件等形式與代表委員多次溝通,對代表委員關切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回應。
“要學清摸透政策文件背景,提升政策理論把握能力,確保政策文件解讀準確。”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政策規劃處有關負責人表示,辦理工作需要在掌握政策尺度、行業數據等相關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剖析,多次溝通并實地調研,將辦理工作落到實處。
集中優勢力量,落實督辦工作
近5年來,文化和旅游部把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與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相結合,與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相結合,積極研究和采納建議提案,將其轉化為具體政策措施,轉化為行業發展的動力。
采納代表們關于非遺傳承保護的建議,與財政部聯合印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資金管理。截至2022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國家非遺保護資金96.5億元,并安排14.17億元用于實施國家級非遺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
采納代表委員們關于發展“互聯網+旅游”、發展鄉村旅游、加強紅色旅游發展等建議提案,積極做好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深入推進大眾旅游、智慧旅游,著力培育自駕游、冰雪旅游、康養旅游等新業態領域優秀品牌,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鄉村旅游學習體驗線路300條,推出了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等系列產品。
對于提案辦理的效果,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進河北省委主委張妹芝表示滿意。“文化和旅游部工作人員積極征詢答疑,迅速溝通回復,展現出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這是對我們履職盡責的最大支持,非常感謝文化和旅游部。”張妹芝表示,將繼續盡己所能,為推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代表委員提出的建議提案,大都緊扣中央戰略部署、行業發展脈搏和社會關注熱點,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張曉莉說。
“建議提案的辦理答復工作,不僅集中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還貫穿于全年工作之中。”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政策規劃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接下來,將繼續加強與代表委員的溝通聯系,共同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