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OW().init();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近日消息稱,《虛擬電廠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虛擬電廠資源配置與評估技術規范》兩項國家標準獲批立項,這意味著我國虛擬電廠建設將有國家統一管理規范。知情人士透露,《虛擬電廠平臺架構技術規范》《虛擬電廠通信技術規范》《虛擬電廠資源信息模型》等后續行業標準申報也在同步進行。
在業內人士看來,與歐美相對成熟的虛擬電廠相比,目前我國虛擬電廠還處于國家政府引導、電網實施階段,兩項國家標準獲批,將使我國虛擬電廠概念內涵、功能形態盡快形成統一認識。
虛擬電廠是指利用電力互聯網和信息通信技術將多個分散的、不同類型的電源、負荷和儲能設施聯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動態的、靈活的能源系統,以實現電力供需的平衡和優化。
虛擬電廠的核心是能源互聯網。能源互聯網是基于信息通信技術、智能網聯設備和能源設備等多種技術手段構建的電力智能化管理平臺,能夠實現分布式能源資源的動態管理和優化調度。虛擬電廠通過能源互聯網將多個分散的電源、負荷和儲能設施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能源系統。
它不是現實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煤電、水電、核電等發電廠,而是一套能源管理系統:通過信息技術將發電、用電、儲能等資源進行梳理聚合,與外部集控系統、管理平臺等配合進行協同控制、協同優化,實現數據分析、運行策略調整等,從而根據市場變化需求進行碳市場、電力市場交易。
虛擬電廠通過能源互聯網實現對分散的電源、負荷和儲能設施的聯合管理和優化調度。虛擬電廠的運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電力交易:虛擬電廠通過能源互聯網實現電力交易,即將多個分散的電源、負荷和儲能設施的電力交易集成起來,實現電力供需的平衡和優化。虛擬電廠可以通過能源互聯網實現電力的實時監測和調度,從而實現對電力的有效利用和優化分配。
儲能調度:虛擬電廠通過能源互聯網實現儲能調度,即將多個儲能設施的儲能集成起來,實現對儲能的動態管理和調度。虛擬電廠可以通過能源互聯網實現儲能設施的實時監測和控制,從而實現對儲能的有效利用和優化分配。
從虛擬電廠產業鏈來看,上游是分布式電源、多元儲能設施、可控負荷等基礎資源,如工廠車間、商場樓宇、大型用電設備等;中游是負荷聚合商,包括數字能源平臺、綜合能源服務商、充電設施制造/建設/運營、電力工程服務商等,可與電力調度中心、電力交易中心互動;下游則是虛擬電廠運營商,如電網公司、工商業用戶以及其他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主體。
虛擬電廠的優勢在于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供應成本,同時也能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面對當前電力緊張、需供不平衡、能效偏低等矛盾,虛擬電廠的解決思路在我國有著非常大的市場潛力。
隨著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儲能、微電網的快速發展,虛擬電廠的資源聚合方式,將使工廠、居民都可以參與到虛擬電廠的價值創造中,成為能源互聯網的重要形式。數字化、智能化的平臺使得負荷資源規模化聚合問題得以解決,進一步推動虛擬電廠的發展。此外,虛擬電廠還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應成本,保障電力安全,從而為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推進虛擬電廠建設,一是加快規范制度制定,形成一套統一的虛擬電廠管理規范,明確虛擬電廠并網接入、調度運行和運營的主體,明確電源、電網各方職責劃分;二是不斷完善電力市場改革,為虛擬電廠提供好的盈利環境,從而通過市場引導民間資金進入虛擬電廠領域;三是聚焦關鍵技術研究,從技術層面增加虛擬電廠可接入的資源種類,降低虛擬電廠建設成本,提升虛擬電廠穩定經濟運行的能力。
未來,虛擬電廠將成為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能源互聯網的建設和發展,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
負荷調度:虛擬電廠通過能源互聯網實現負荷調度,即將多個電力負荷的調度集成起來,實現對電力負荷的動態管理和調度。虛擬電廠可以通過智能電表、智能開關等設備實現對電力負荷的實時監控和控制,從而實現對電力負荷的優化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