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OW().init();
一、2022年文旅行業是怎么走過來的
一月: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整體發展基調從“量”向“質”轉變。2022年1月20日,國務院發布《“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到2025年,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現代旅游業體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給、優質供給、彈性供給更為豐富,大眾旅游消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根據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副司長徐海軍的分析,《規劃》對市場有幾個新提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創新提升國內旅游,在國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進入境旅游、穩步發展出境旅游,以及“構建旅游空間新格局”。
二月:冬奧會召開,我國冰雪旅游迎來發展黃金期。伴隨著冬奧會的籌備與舉辦,中國冰雪旅游業進入了快速增長期。據統計,2020—2021雪季冰雪旅游人數2.3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900億元;根據專業機構預測,2022—2023雪季全國冰雪旅游人數有望達到4億人。
三月—六月:清明、五一、端午等假日,“周邊游”、“近郊游”、露營火爆出圈,用戶出游整體呈現就近、就地特點。特別是在“五一”小長假,云南省共接待游客1783.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8.6億元,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日均水平的119.7%和122.7%,露營旅行、鄉村旅游、藝術展覽體驗游等出游形式受到人們青睞。
七月:2022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為旅游業提振信心注入了一支強心劑。2022年7月22日至24日,以“智慧創新 共啟未來—服務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2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在昆明成功舉辦。期間,舉辦了智慧旅游創新發展論壇、中老鐵路助力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論壇等論壇。同時,還舉辦重大文旅項目推介招商簽約、各省旅游產品推介會、云南各州市文旅產品推介會等配套活動。
七月—九月:各省市密集發放文旅消費券,暑期旅游業迎來熱潮。2022年暑期,多數地區和省份宣布不再“靜默”,景區、主題公園對外開放。據統計,云南省二、三輪消費券發放領券率都超過80%,三輪補貼總計帶動消費4.08億元。多地文旅消費券帶動杠桿均在4倍以上。
十月:黨的二十大報告發布,文旅產業被明確提及兩次。2022年10月25日,黨的二十大報告發布,文中兩處提及旅游產業,一是在“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部分中明確,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二是在談及港澳發展時,提出要“發揮香港、澳門優勢和特點,鞏固提升香港、澳門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游等領域的地位”。另外,此部分提到的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等,也與文旅融合、文體旅融合高度相關。
十一月:“二十條”公布,文旅部發文宣布旅游“有序開放”。2022年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文化和旅游行業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明確,跨省旅游經營活動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這極大釋放了區域人口流動性。《通知》發布后一小時內,同程旅行平臺跟團游產品搜索量快速上漲,較前日同一時段上漲超過600%。機票、火車票漲幅分別為182%和97%。
十二月:重大新聞“接二連三”。一是“新十條”公布,景區及文娛場所不再查驗核酸。2022年12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發布的《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提出,對旅游景區、旅行社、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娛樂場所、劇院等演出場所、劇本娛樂經營場所,除導游上團前核驗健康碼外,均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查驗健康碼、開展落地檢。二是“肺炎”變“感染”并實施“乙類乙管”,出入境游恢復“勝利在望”。2022年12月2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提出,取消入境后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取消“五個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并提及“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三是開放辦理旅游等簽證。2022年12月2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游等簽注。四是取消入境人員全員核酸檢測。2022年12月28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稱,將自同日起取消入境人員全員核酸檢測。海關對健康申報正常且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的入境人員,放行進入社會面
二、2023年文旅產業充滿希望
一是近程旅游將繼續成為主流。本地游、周邊游、短途游趨勢日漸凸顯,“輕旅游”“微度假”將繼續成為出游新常態,主題化深度游趨勢明顯。未來,隨著各類業態的不斷創新、持續推進品質和內容升級,市場需求和客戶粘性也將同步增長,微度假、夜游經濟、沉浸式體驗、數字文旅、鄉村文旅、冰雪旅游、研學旅游、戶外休閑運動等,有可能成為長盛不衰的文旅行業新風口。二是新技術、新模式在文旅產業的將進一步融合與落地。《“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區塊鏈、AR/VR、綠色低碳等,將加速在文旅產業落地。例如,大唐不夜城啟動全球首個唐朝歷史文化背景的元宇宙。故宮、敦煌、泰山、黃山、歡樂谷等諸多一線旅游目的地紛紛推出數字藏品,既發掘了景區文化IP的變現新方式,也創造了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新玩法。三是出境旅游復蘇。我國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優化,出境旅游有望正式重啟,西班牙、法國、奧地利、泰國等國駐華使館和旅游機構發布公告,歡迎中國游客到訪旅游。
三、2023文旅產業再戰新征程,云南可以做的幾件“大事”
一是抓住中老鐵路開通機遇,探索中老、中泰旅游合作新業態,加快鐵路與旅游的整合,發揮旅游整體合力。二是加快開展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三年行動,大力實施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三是推進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和長征、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云南段)建設。四是著力推進派拉蒙昆明國際度假區建設,積極創建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五是積極組織申報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六是加快產品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促進旅游業與健康、體育、文化、教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冰雪產業,促進冰雪產業與有關產業深度融合,積極拓展冰雪戶外運動和旅游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