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OW().init();
從中央一號文件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光伏產業在多部委政策“護航”下,全面駛向發展的快車道。光伏是我國為數不多的能夠參與國際競爭并取得領先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隨著各國加大減碳排放力度,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方式在全球范圍內擴大。而光伏憑借綠色環保、運維成本低、適配率高的優勢,逐漸成為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之一。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與扶持下,光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3月,在中央財經委召開的第九次會議上,正式將光伏發電列為主體能源。中央正式定調后,各部委的利好政策相繼出臺。五部委制定光伏風電健康發展“金十條”;財政部優先足額撥付光伏扶貧;國家能源局2021年為戶用光伏補貼5億元;國家發改委提出確保戶用光伏新增裝機1500萬千瓦以上;15部門將提升縣城屋頂光伏裝機比例……
據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2022年,我國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量約為86.4 GW,同比增長約57%,增速同比加快約43個百分點。國家能源局同時披露了另一個指標——基建新增裝機數據,該數據以基建項目為參考指標,基本等同于并網裝機容量。2022年,太陽能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達到87.41 GW,較風電新增多出一倍,超過水電、火電的新增裝機總和。從增速看,太陽能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同比增速達60.3%,增速位列各大電源之首。業內表示,在全年產業鏈價格高漲的背景下,該新增裝機量大體符合預期,再次創下年度新增裝機新高。
戶用光伏大爆發
2022年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裝機52.6GW,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17.27GW,分布式光伏35.33GW。戶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16.59GW,同比增長42.6%。其中第三季度戶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7.68GW,同比增長33.6%。
隨著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加快,中國光伏組件成本在不斷降低;加上光伏發電的成本已低于火電,戶用光伏呈現爆發式增長,全民光伏的時代已經來臨。
各部門和企業如何共同推動光伏產品研發迭代、打通產業鏈、降低系統成本,形成合適的、可持續的商業環境,將是未來光伏市場發展的主基調。
光伏建筑前景可期
在“政策+市場+價格”三重驅動下,光伏產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產業加速發展下,我國屋頂光伏等分布式能源普及率與日俱增。目前來看,屋頂光伏等分布式能源以城鎮工商業和農村市場成為主力軍。
早前,國家發改委提出到2025年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住建部《“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出了“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0.5億千瓦以上”的量化目標。隨著政策層面的指導規劃先后落地,光伏建筑發展提速,未來有望達萬億市場規模。
伴隨近些年碳中和戰略的深化推進,在建筑減碳領域政策的不斷強化,“增量市場”的熱度加速提升。政策催化下,光伏建筑的風口已在眼前。
綠色金融發力
在全民光伏時代逐漸成為現實的當下,各地商業銀行和小微企業也在光伏賽道發力。其中,商業銀行圍繞穩增長、強擴圍、促轉型持續為光伏市場發力,加大了對綠色信貸創新的投放,利用綠色創新的金融產品,不斷推動能源結構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