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OW().init();
11月30日至12月2日,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在安徽省滁州市舉行。其中,分論壇“光伏供應鏈配套發展論壇”在11月30日舉行。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硅料環節的利潤轉移、行業“新進入者”、電池的技術路線等成為了該分論壇上的熱門話題,不同的企業家持有不同的觀點進行了激烈碰撞。有企業家認為,在2023年,光伏產業鏈的利潤會轉移至高效電池中;也有企業家表示,對于當前的垂直一體化發展趨勢,“我們是被逼的”;還有企業家建議,在電池路線繁多的情況下,在專家、顧問等層面討論以打通技術路線。
↑分論壇現場 截圖自直播 硅料利潤問題屢屢被提
觀點:利潤環節會轉移至高效電池
拉通整個光伏行業的產業鏈來看,從上游到下游主要有五個環節,分別是: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太陽能光伏電站。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從2021年年初至今,硅料的價格從8萬余元/噸上漲至超30萬元/噸。業內有觀點認為,在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硅料環節吃掉了大部分利潤。 以“硅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為例,在今年前三季度,其營收約為1021億元,同比增長約118.60%;歸母凈利潤約為217億元,同比增長約265.54%。而在此次分論壇上,硅料環節的利潤問題也屢屢被提及。其中,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徐曉華表示,從他了解的情況來看,利潤已經從硅料環節開始轉移,“在接下來的2023年,我相信利潤環節會往高效電池方面推進(轉移)?!?/span>
據行業機構PV infolink11月23日發布的數據,多晶硅致密料的成交均價為30.2萬元/噸,最高點為30.6萬元/噸,最低點為29.3萬元/噸,跌幅為0.3%。PV infolink稱,二線廠家的價格范圍繼續擴大,盼跌氛圍已經達到頂峰。預計11月底開始到下月初,硅料新訂單簽訂周期到來時,硅料主流價格會逐漸顯然出明顯下跌,下降幅度也將從下周開始陸續清晰。通威股份的光伏商務部組件全球營銷總經理邱新也在該論壇上稱,“我相信社會會給任何一個整體的產業合理的利潤。"垂直一體化發展成為趨勢
觀點:“我們是被成本壓力逼的”
今年以來,一個比較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垂直一體化發展成為光伏產業鏈發展中的趨勢,企業們不再局限于一個產業鏈中的某一個環節,而是向上下游的產業鏈延伸。如通威股份布局組件環節。在分論壇上,當討論到行業的“新進入者”時,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裁熊海波表示,應該把“新進入者”分為兩類討論:一種是產業鏈延伸的情況,一種是跨界進入光伏行業。對于延伸的情況,熊海波稱,“像我們從中游的拉棒、電池、組件到電站,甚至到儲能,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我們也是被逼的。原因很簡單,如果你沒有一個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成本是很高的?!?/span>熊海波還舉例稱,在拋開硅料不談的情況下,企業自己做拉棒、切片、電池、組件等環節,相比外購能節省大約0.2-0.3元(/瓦)?!叭绻赓忂^來做,一分錢不賺,甚至要虧現金,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span> 除了延伸產業鏈的“新進入者”外,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今年以來,有房地產企業、乳制品企業等也宣布跨界進入光伏行業,如皇氏集團(002329.SZ)。(詳見紅星資本局此前報道:《股價連續漲停,乳業、房地產公司都來跨界做光伏》)
對于這一類跨界者,熊海波認為,一方面可以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不走彎路(指技術路線);另一方面,如何挖到人才、管理好團隊、形成內部文化、做出物美價廉的產品、打造有影響力的品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機遇和挑戰并存”。
電池技術路線多。
觀點:技術路線很重要,走錯就浪費
邱新在分論壇上回憶稱,大約在20年前,光電的轉換效率約為12%、13%,“走到今天,我們的產業效率大概為24%,每年以0.5%的速度在上升。組件的價格也從43-45元/瓦走到最低的時候不到其4%的價格(約1.7元/瓦)?!?/span>
上饒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總裁張滿良也表示,降本增效一直是整個行業追求的目標。回看過去10-20年光伏產業的發展,技術的引領是降本最強大的推動力。
目前,光伏產業鏈的主流電池是P型電池(PERC電池),但該類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接近理論效率;今年以來,行業內的目光紛紛投向其他技術路線的電池,如TOPCon電池和HJT電池。整體來看,不同企業壓注的電池技術路線也有所不同,暫時無法確定哪一種技術路線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對此,杭州之江有機硅化工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陶小樂表示,她看到了很多產品的迭代,建議在專家、顧問等層面進行討論,打通技術路線?!凹夹g路線非常重要,否則你走錯了路線,就會導致你前面可能三到五年的投資都會浪費掉。”